4月3日,湖南浏阳永和镇菊花石雕博物馆内,“00后”女孩谢致俐正手持刻刀,专注地将一块深灰色石料中的天然菊花纹样雕琢成形。父亲是菊花石雕浏阳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谢文才,毕业后她放弃专业对口的工作,雷火竞技官网回乡拜父为师传承技艺,用年轻人的创意创新菊花石雕。
2022年,谢致俐从大学会计专业毕业,毅然回到家乡,加入父亲2017年创建的湖南浏阳永和菊花石博物馆。这座以菊花石为主题的公益性博物馆内,收藏了320件备案文物,全年免费开放,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“永不凋谢的菊花”背后的文化。
谢致俐从基础讲解员做起,逐步学习相石、打坯、修光等石雕技艺。她说,“每一块石头都有独特的生命轨迹,雕刻不仅是技艺,雷火竞技官网更是与自然对话的过程。”
面对传统博物馆的时空限制,谢致俐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传承,主导开发了线上VR博物馆,游客可通过3D全景漫游、语音导览系统,远程欣赏馆藏珍品,如父亲耗时3年完成的镇馆之宝《秋菊傲霜》——这件作品在2.5吨原石上雕刻了268朵菊花,花瓣最薄处仅0.2毫米,展现了极致的雕刻技艺。此外,她将非遗融入生活,2023年博物馆增设文创区,推出菊花石手链、书签等创新菊花石雕饰品,并配合银镶工艺,将微型石雕与925银结合,上线后”。
谢致俐的创新不限于雕刻作品,她将博物馆4楼改造为沉浸式体验中心,游客可自己动手雕刻菊花石印章;与贵州宋窖博物馆合作推出“菊花石酒具”,以“浏阳河”与“赤水河”的文化交融讲述非遗故事。2023年,博物馆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卡点,成为长沙市实践教育基地,全年接待研学学生超万人次。谢致俐将非遗带进校园,通过动画演示、实物教学,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。
菊花石形成于2.7亿年前的二叠纪,白色菊花状结晶由方解石和燧石构成,被誉为“石头上的烟花”。这项始于清乾隆年间的技艺,雷火竞技官网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,却在当代面临传承断层。谢致俐告诉记者,浏阳现有匠人平均年龄55岁,年轻人的加入尤为珍贵。她计划筹建“石上花开”青年工坊,与高校合作开发潮玩盲盒,探索“非遗+研学”“非遗+旅游”模式,将博物馆嵌入乡村文旅蓝图。
在机器雕刻与3D打印盛行的时代,谢致俐选择以最传统的方式对话时间,“我们要让传统长出年轻的根系,让永恒的石菊绽放于更多人掌心。”